新闻中心

2024年02月03日

绿地系统规划 让城市生活回归生态宜居

发表时间:2024-02-03 21:30:01 来源:新闻中心

  忙碌渐渐成为现代人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奔波于城市喧闹之间,人们渴望心灵归于片刻的宁静。 从小区出来不到五分钟,就能走进绿地,细碎的阳光下云淡风轻,斑驳的树影下枝叶摇曳。这样的“绿色生活”,能舒缓人们紧绷压抑的状态,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思考,城市人居应如何回归“森态生活”。

  城市绿地是一种以植被为主要存在介质的城市用地,用于改善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美化城市,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它在城市发展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实施空间,承载着城市发展所需的多重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设计的专项规划,其基本功能在于整体性、系统性地对城市各类绿化用地做定位、定性,以及定量地统筹安排和统一部署,最终形成一个完善有机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城市园林绿化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效应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绿地发展重要的基础保障和建设蓝本。

  昌乐县域规划面积1101k㎡;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面积33.9平方公里。规划城区绿地最重要的包含昌乐公园、恒安湖公园、寿阳山森林公园及城区内小型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84公顷。

  设计团队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指导、合理规划利用资源最终将昌乐建成以宝石文化、齐文化为特色,景观风貌上佳的国家园林城市。

  昌乐县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格局构建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体系,形成自然绿色空间结构,结合昌乐自然条件,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路网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护和发扬地方自然特色。整个昌乐建成区划分成为四城市组团:中心组团、城北组团、城南组团、城东北组团。最终昌乐县生态绿地系统形成“一带、二水、三环、六纵九横、多园”的空间结构布局模式。

  规划范围为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即湖滨区、陕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及城市发展备用地。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面积共约110平方公里。

  项目组将以规划期内达到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做绿地系统规划。三门峡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将山、水、城、田各大要素融合,凸显城市的山水田园特征;通过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共同交织出城市的绿化景观特色体现三门峡丰富的文化内涵;完善绿化布局,合理布置公共服务绿地,优化绿化质量,展现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设计团队结合城市用地格局和肌理,因地制宜地积极开辟各类型的公园绿地,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均衡分布,使公园绿地分布趋向合理,以方便居民使用。根据规划区的详细情况,各类公园的生活性服务半径控制在300~500米以内。在着重发展综合性公园的同时,结合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充分挖掘城市特色,优化绿化结构与使用效率,提升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形成“一核引领,一带环城;林路为廊,绿水为脉;珠连玉络,群相共生”的规划结构。

  规划范围为《靖江市城市总体设计》(2013-2030)所制定的市域规划范围。靖江市域,总面积655.5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08.06平方公里)。

  设计团队通过发挥绿地在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物质生活、提供安全等方面的非消极作用,旨在将靖江市打造成江南水乡绿化特色与现代生态文化内涵相融合的、理想城市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国家园林城市。

  项目组根据靖江市域的水、江、城、山的分布特点,规划建设“三廊一带四片三横七纵多园”的复合式多层次靖江市域绿地系统网络结构。

  三廊:三条主要生态廊道由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与新桥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廊道、城东新城与斜桥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廊道、斜桥镇与西来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廊道构成,来引导城市组团的发展,并阻隔城市组团间的无组织蔓延。

  一带:一带为滨江生态保育带,既承担生态保护功能,同时也发挥游憩、防护与文化展示的多重功效。

  三横七纵:依托南北向常泰高速公路、泰州东部干线、广靖高速公路、靖澄第二过江通道、新长铁路、靖张第二过江通道及夏仕港河道,东西向沿江城际铁路、横港和沿江高等级公路,形成三横七纵的网络格局,承担生态保育、游憩点连接通道及形象展示格局形成的功能。

  多园:多园包括孤山风景区、罗家港生态公园、城西生态观光园、六圩港生态公园、长江大桥生态公园、滨江公园、牧城公园、夏仕港生态公园、孝化湖生态公园、新桥公园等,多园既是生态斑块,又是游憩点与城市形象展示点。

  居住的梦想,不是颠覆自然,而是让生活融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一直都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发展是当代的主旋律,但面对环境衰退、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发展导致的城市问题时,必须加强城乡人居环境生态绿地系统的保护、规划和建设,进而达到区域范围内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

  良好的绿地系统能够有效发挥生态、休闲和防灾功能,城市因此更加宜居、安全,环境更加优美。在创建园林城市的背景下绿地系统布局考虑由传统的规划理念向“绿地优先、生态优先”理念转变。

  绿地规划应基于建设安全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城市用地集约发展,综合发挥绿地的生态、防灾避险、休憩和文化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型绿地系统。

  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工具引入其中,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依照。这样有助于在城市化之前形成绿色生态骨架,从而使得地域ECO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绿地规划上应注重城市内部绿道规划,在主要的林地和公园之间,修建连续的绿道,提高绿地的系统性,遏止绿地被隔离、孤岛化的趋势。同时将绿地与休闲设施的布局相互结合,形成系统化布局。